爱看文学 www.2kwx.com,兰陵风流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!
河西军出动三万军队攻城,采用围三阙一的战术,包围东、北、西三面城,留出南城不攻,给了吐蕃人“守不下去还可从南门逃出”的希望,便没了那种逼到绝路、誓死守城的气概。而且,因之前逻些军连续六日攻城不止,守城的青唐军民都很疲惫了,与此相反,河西军却是吃得好,睡得香,精神养得足足的,这城上城下一看,士气就不一样。
决定战斗胜负的,头一桩就是士气。河西军还未开打前,就已占了上风。如今这抛石车的“冰雹”和弩机箭雨一下,城上的士气更是颓堕。河西军投射了两轮石弹一轮箭雨,骑兵开始出动,边驰马边往城上抛枝箭枝,掩护步兵攻城。
穿着皮甲的步兵喊着“嘿哟!嘿哟”的号子推拉拽着巢车前进,后面的步兵推,前方和左右的步兵用长绳拉拽,每架巢车要出动一百步卒,因为很高很重,比那曲城的城墙还高一丈,这种雄伟的高度让守兵脸上都笼上了阴影,还未近城,就觉得胸口像有石压一样。
事实上攻城的巢车只有九架,每面城下三架,并不多,主要是威慑——这个目的达到了。步兵前进的速度并不快,配合着“嘿哟!嘿哟”的号子声,将这种威慑慢慢的放大、延长,使守兵心中的恐惧一点点蔓延开来,最终笼罩整个身心。
守兵慌乱的往巢车下面射箭,想挡住这个庞然巨物的前进,但他们被河西军的骑兵抛射箭枝压制住,而且还有抛石车的轮番投石,虽然填石、投石的速度慢,间隔时间长,但每一轮石弹如冰雹般的下来,对士气是一个极大的打击。在这种压力下,格桑达玛只能下令骑兵出击,否则城上的守兵很可能会被唐军的攻城威势压垮。
青唐军的骑兵从南门冲出城——其他三面城门都对着唐军的大型弩机,出城就会被射——分三支攻向三面攻城唐军的后背。
河西军早有准备,鼓点声疾响,驰出三支骑兵迎战。
萧琰的骑兵团在北城外,配合骁骑军一个营,阻击袭北面的骑兵。她身后二百名骑兵紧紧跟随她,如游龙般在吐蕃骑兵阵中穿插盘旋,红底青色的大雁旗帜已经成了吐蕃骑兵的噩梦,旗之所至,如利刀割帛,将他们撕裂。很多吐蕃兵其实并没有与这支大雁骑对上,但不知怎么的,他们的队伍就乱了。骁骑军冲进被扯裂的阵中,马槊挥舞,夺去他们或战马的性命。
“啊……真是神之手指呀。”北面城外的指挥望楼上,萧昡身边的一位幕僚捋须赞叹道。
萧昡呵呵笑,“还是少年郎,需要磨砺。”嘴里说着谦虚的话,但那语气神态表情,让周围的僚属都侧目,要不要这么得意啊!还有僚属心里泪流,这样的儿子都需要“磨砺”,那他们的儿子只能抽打了。
听探马回报骑兵出击不利,格桑达玛在城楼内转圈。因为连续几晚都没睡好,他的眼里布满了血丝,“德贡大上师还是不出手吗?”
只要在战场上杀了河西大都督,河西军就会不战而败。
亲兵侍卫长顾不得抹汗,“大上师说,梵因寺住持很可能在唐军中。……他们一战,可能会引发远山雪崩,不到万不得已,不能出手。”
格桑达玛暴躁无比,“现在就是万不得已了!”
左右僚属面面相觑。
格桑达玛的谋主桑日顿珠心想,德贡大上师顾忌的应该不仅仅是梵音寺住持,更忌惮的是那位住持身后的“圣僧”——梵因。梵因寺的历代圣僧都名梵因。这代梵因不知是从何时起接替的,谁知道活了多少年呢?没准是老祖级的人物。虽说后天之上只有先天,但先天也是分层次的吧?想必修炼年月越久,武道修为越精深。而德贡大上师据说才六十多岁,这个年龄在吐蕃绝对是高寿了,但与那个不知道年岁的梵因寺圣僧相比……没准人家已是百岁“神僧”了,这胜负不敢期望啊。唐人有句俗话说,留得青山在,不怕没柴烧,德贡大上师没准就是这样想的。只要他在,僧门就在,如果大上师战败死了,那吐蕃僧门就完了,至少也是一蹶不振。
桑日顿珠想到这里,便对青唐王道:“佛僧与大王虽是一荣俱荣,却不是一死俱死。”
这话点醒了格桑达玛,让他眼神一凛。
另一位幕僚跟着道:“大王不能将希望全放在大昭寺上。佛门有佛门的考量,未必会为了大王拼死力搏。”
又一位万户领主道:“大王要早做打算呀。唐人擅攻坚城,咱们多日困守,城墙已破损,越守下去,死的人越多。我青唐勇士,是高原上的鹰,这墙里不是咱们的战场啊。”
格桑达玛信任的妻弟也劝他,“大王,还是弃城吧。羌塘这么辽阔,往西尽可以有地方去。只要有部族有人口,养个十几年,咱们又能卷土重来。何必在这那曲城内困死?只要有大王在,咱们青唐就在。”
格桑达玛脸色青白不定,时而踌躇,时而眼冒凶光,心中难决。
此时出城的吐蕃骑兵已经被唐军三面骑兵杀得损伤过半,不得不退回南门。
攻城的步兵也已经逼近城下,从巢车横架踏板到城垛上,一个接一个跃上城头,与守兵肉搏厮杀。唐军个个如虎似狼,而城上的守兵却士气低落,全靠着一股韧劲支撑着,但这股韧劲不知道何时就会崩断,到那时或许就会和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般,崩塌下去。<... -->>
河西军出动三万军队攻城,采用围三阙一的战术,包围东、北、西三面城,留出南城不攻,给了吐蕃人“守不下去还可从南门逃出”的希望,便没了那种逼到绝路、誓死守城的气概。而且,因之前逻些军连续六日攻城不止,守城的青唐军民都很疲惫了,与此相反,河西军却是吃得好,睡得香,精神养得足足的,这城上城下一看,士气就不一样。
决定战斗胜负的,头一桩就是士气。河西军还未开打前,就已占了上风。如今这抛石车的“冰雹”和弩机箭雨一下,城上的士气更是颓堕。河西军投射了两轮石弹一轮箭雨,骑兵开始出动,边驰马边往城上抛枝箭枝,掩护步兵攻城。
穿着皮甲的步兵喊着“嘿哟!嘿哟”的号子推拉拽着巢车前进,后面的步兵推,前方和左右的步兵用长绳拉拽,每架巢车要出动一百步卒,因为很高很重,比那曲城的城墙还高一丈,这种雄伟的高度让守兵脸上都笼上了阴影,还未近城,就觉得胸口像有石压一样。
事实上攻城的巢车只有九架,每面城下三架,并不多,主要是威慑——这个目的达到了。步兵前进的速度并不快,配合着“嘿哟!嘿哟”的号子声,将这种威慑慢慢的放大、延长,使守兵心中的恐惧一点点蔓延开来,最终笼罩整个身心。
守兵慌乱的往巢车下面射箭,想挡住这个庞然巨物的前进,但他们被河西军的骑兵抛射箭枝压制住,而且还有抛石车的轮番投石,虽然填石、投石的速度慢,间隔时间长,但每一轮石弹如冰雹般的下来,对士气是一个极大的打击。在这种压力下,格桑达玛只能下令骑兵出击,否则城上的守兵很可能会被唐军的攻城威势压垮。
青唐军的骑兵从南门冲出城——其他三面城门都对着唐军的大型弩机,出城就会被射——分三支攻向三面攻城唐军的后背。
河西军早有准备,鼓点声疾响,驰出三支骑兵迎战。
萧琰的骑兵团在北城外,配合骁骑军一个营,阻击袭北面的骑兵。她身后二百名骑兵紧紧跟随她,如游龙般在吐蕃骑兵阵中穿插盘旋,红底青色的大雁旗帜已经成了吐蕃骑兵的噩梦,旗之所至,如利刀割帛,将他们撕裂。很多吐蕃兵其实并没有与这支大雁骑对上,但不知怎么的,他们的队伍就乱了。骁骑军冲进被扯裂的阵中,马槊挥舞,夺去他们或战马的性命。
“啊……真是神之手指呀。”北面城外的指挥望楼上,萧昡身边的一位幕僚捋须赞叹道。
萧昡呵呵笑,“还是少年郎,需要磨砺。”嘴里说着谦虚的话,但那语气神态表情,让周围的僚属都侧目,要不要这么得意啊!还有僚属心里泪流,这样的儿子都需要“磨砺”,那他们的儿子只能抽打了。
听探马回报骑兵出击不利,格桑达玛在城楼内转圈。因为连续几晚都没睡好,他的眼里布满了血丝,“德贡大上师还是不出手吗?”
只要在战场上杀了河西大都督,河西军就会不战而败。
亲兵侍卫长顾不得抹汗,“大上师说,梵因寺住持很可能在唐军中。……他们一战,可能会引发远山雪崩,不到万不得已,不能出手。”
格桑达玛暴躁无比,“现在就是万不得已了!”
左右僚属面面相觑。
格桑达玛的谋主桑日顿珠心想,德贡大上师顾忌的应该不仅仅是梵音寺住持,更忌惮的是那位住持身后的“圣僧”——梵因。梵因寺的历代圣僧都名梵因。这代梵因不知是从何时起接替的,谁知道活了多少年呢?没准是老祖级的人物。虽说后天之上只有先天,但先天也是分层次的吧?想必修炼年月越久,武道修为越精深。而德贡大上师据说才六十多岁,这个年龄在吐蕃绝对是高寿了,但与那个不知道年岁的梵因寺圣僧相比……没准人家已是百岁“神僧”了,这胜负不敢期望啊。唐人有句俗话说,留得青山在,不怕没柴烧,德贡大上师没准就是这样想的。只要他在,僧门就在,如果大上师战败死了,那吐蕃僧门就完了,至少也是一蹶不振。
桑日顿珠想到这里,便对青唐王道:“佛僧与大王虽是一荣俱荣,却不是一死俱死。”
这话点醒了格桑达玛,让他眼神一凛。
另一位幕僚跟着道:“大王不能将希望全放在大昭寺上。佛门有佛门的考量,未必会为了大王拼死力搏。”
又一位万户领主道:“大王要早做打算呀。唐人擅攻坚城,咱们多日困守,城墙已破损,越守下去,死的人越多。我青唐勇士,是高原上的鹰,这墙里不是咱们的战场啊。”
格桑达玛信任的妻弟也劝他,“大王,还是弃城吧。羌塘这么辽阔,往西尽可以有地方去。只要有部族有人口,养个十几年,咱们又能卷土重来。何必在这那曲城内困死?只要有大王在,咱们青唐就在。”
格桑达玛脸色青白不定,时而踌躇,时而眼冒凶光,心中难决。
此时出城的吐蕃骑兵已经被唐军三面骑兵杀得损伤过半,不得不退回南门。
攻城的步兵也已经逼近城下,从巢车横架踏板到城垛上,一个接一个跃上城头,与守兵肉搏厮杀。唐军个个如虎似狼,而城上的守兵却士气低落,全靠着一股韧劲支撑着,但这股韧劲不知道何时就会崩断,到那时或许就会和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般,崩塌下去。<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