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爱看文学 www.2kwx.com,从1984开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!

    姚小聂和欧阳建军吃了东西,他们继续往南走。

    晚上11点前,他们来到海珠桥,从人行道登上桥。

    海珠桥是花城的标志性建筑,旧“花城八景”之一。

    海珠桥设有三线通车,几年后海珠桥上密密麻麻的自行车潮被外媒评为“世界第九大奇观”。

    夜晚的海珠桥上空荡荡的,站在桥上望去,珠江两岸黑漆漆。

    珠江夜游?

    不存在的。

    这海珠桥的人行道,就是“天光墟”的所在地。

    “墟”是花城对“民间集市”的俗称。

    天光墟,顾名思义,就是半夜开市,天亮消失的民间集市。

    也被称为“鬼市”。

    花城管赶集叫“趁”,所以来天光墟做买卖也叫“趁墟”。

    唐朝时就有关于花城天光墟的记载。

    清末民初世道混乱,天光墟极盛一时。

    当时八国联军入侵,军阀混战,古文物由宫廷、大户外流,加上乱世中更多挖坟掘墓的,大量的文物被运到花城找出路,天光墟成为古董文物的集散地。

    天光墟有着这般漫长的历史,归根到底是因为这种贸易形态根植于民间社会的贸易需求。

    来天光墟做买卖的主体是贫弱百姓。

    在建国前,天光墟由“关帝厅”、也就是俗称的丐帮庇护。

    物质尚不丰富的80年代,天光墟很是兴盛。

    这里做买卖的有的是贫穷老人,有的是拾荒者,他们为了两餐的生存,将家里的废旧物品,或者是拾荒来的东西,拿来天光墟换取一点食物糊口度日。

    所以天光墟上什么东西都有。

    瓷器、木器、字画、衣服、钟表、书籍、信件、照片、发霉的干货、捡来的盒饭……

    只有想不到,没有买不到。

    可以理解为,贫弱百姓通过天光墟实现廉价且高效的物资交易,以此获取生存资源。

    这是草根的世界,不需要铺租,不需要法律,不需要纳税,自成一套原始的秩序。

    维护这套秩序的,是黑夜和社会底层百姓的生存需求。

    姚小聂前世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经常逛天光墟。

    当时他留校当老师,烦闷了就半夜来天光墟走走。

    他觉得相比起白天那个争权夺利的世界,这个夜晚的世界更加真实。

    这里有他年轻的美好的回忆。

    那首歌怎么唱来着?

    还记得许多年前的春天,那时的我还没剪去长发,没有huabei没有她,没有24小时热水的家……

    人的愿望很朴实,就是为了吃饱穿暖。

    人又容易生出太多想象,比如房子,车子,面子……

    后来姚小聂混得好了,他更加怀念天光墟。

    这里保留着历史大多数时候的模样。

    每天能够获得一个盒饭VS一本房产证。

    在历史上大多数的时候,大多数人会选择前者。

    姚小聂在天光墟曾淘到好东西。

    比如在1996年的年头,他逛天光墟发现一个装满旧胶卷的破铁盒。

    他把那一铁盒旧胶卷买回去,把胶卷洗出来,发现这些照片记录了一户人家数十年的风雨变迁。

    这户人家以前是在花城做生意的大户,随着时代浪潮浮沉,人都逝去了,他们的历史被凝聚成一铁盒旧胶卷,在天光墟被姚小聂发现。

 ... 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