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爱看文学 www.2kwx.com,开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!

边吃饭,一边开会。

    杜若把马珍珍的情况说了,很是担心。

    “恐怕张校长的担心是对的,这些新衣服要是不做些‘措施’,有些可能穿不到孩子身上。”

    西北的情况比其他地方还要复杂,学校里有些姓马的孩子家里是“教民”女孩子是没有任何地位的,来上学都是冲着包饭还能带馒头回去,一点小事就可能辍学,不但孩子们要忍耐,老师们也要忍耐,避免因为一些小事造成女孩子失学。

    这些都是他们来这里支教之前支教点培训过的,马珍珍就属于这种情况。

    “马珍珍,那个饼干小女孩?”

    杜若一说,秦朗也想起来了。

    根据马洛斯需求层次理论,生理需求是最低的需求,而生理需求里最低的需求就是吃饱饭。一个小女孩会因为对饼干的渴求战胜内心的怯懦,只能说明她大部分时候都吃不饱饭。

    也因为如此,秦朗对她印象深刻。

    而校服,显然就属于尊重需求,对于这个人家来说,多半是被压榨和剥削的资源。

    这么仔细一想,有些孩子希望衣服做的“合身些”未必真的就是因为没穿过合身的衣服,内中的担忧,可想而知。

    “连小孩子们都会联想到的担心”

    秦朗自嘲地看着几位同事“我们还以为只要规定他们穿校服才能来上学就可以避免,是不是把问题想的太简单了?”

    几个初出社会的年轻人都沉着脸没说话。

    如果只是穿的时候尺码不合还是很容易解决的,淘宝店家支持退换,他们可以多买一点,多余的再退掉。

    城里的学校会多囤一点,学生衣服小了可以付费再买一件,但他们支教是短期行为,资金也有限,不具备囤货的条件。

    “可是做小了也不实际。”

    江昭辉长得人高马大,从小到大换衣服换的最是频繁,自然比其他人更能体会衣服不合身的苦恼“男孩子小学时候还好,女孩子小学时候长得很快的,真做小了,一两年一过就穿不上了,毕竟要穿好多年。”

    合身了,可能穿几个月就穿不得了;

    买大了,也许根本就没得穿。

    无论选哪一种,最后孩子还是没校服。

    “要不然听张校长的,只买高年级孩子的?”

    黛文婷有些犹豫地说“我们小学时候,校服小了都是自己再买的。这里的孩子应该没有条件吧?”

    这个问题没办法解决,除非以后有什么慈善团体还持续资助校服的事情,否则也许这个校服只是昙花一现。

    因为找不到解决办法,他们只能无奈地放下尺寸问题,转而寻求如何“保住”孩子们的校服,不被家中的大人和小孩动脑筋。

    “做还是做大点的,大些穿着也舒服。”

    秦朗苦恼地说“就是要怎么要确定每一件校服只会穿到它的主人身上”

    “把学生的名字绣到显眼的地方怎么样?”

    苏丽突然想到一个办法“大孩子一般都懂事了,也要面子,如果衣服上绣着女孩子的名字,也许会不好意思穿?咱们把名字绣大点,一眼就看见那种?”

    “这是个好办法!”

    杜若连馒头都不啃了,连连点头“这些女孩子名字不是什么花就是什么凤什么红的,绣大点,那一看就知道是家里把女孩子衣服给男孩子穿了,不光大孩子要脸,大人也要脸的。”

    乡人注重人情关系,在家里怎么重男轻女,到外面也是怕人戳脊梁骨的。

    “那就试试。”

    秦朗有些头大地又找黛文婷要来了手机“就不知道单独定制绣字要加多少钱,提不提供这种服务。”

    在询问之后,他们得到了衣服可以电脑绣字的肯定答复,只是这么做以后,每一件就要多出十五块钱,毕竟电脑绣字和之前免费在胸前和背后印字的工艺不一样。

    但只是印字,他们又怕衣服字被洗没了。

    而且把名字绣在显眼地方会很丑,卖家反复问他们是不是确定要这么做,秦朗就把他们这里特殊的情况对卖家说了,谁知道这反而得到了一个意外惊喜。

    那边的卖家知道他们是为山村小学的孩子做校服以后,不但免费赠送了他们校服绣字的服务,还给他们这一单直接打了六折。

    打六折,就等于可以再多买近一倍数量的校服。

    这下低年级孩子以后没衣服穿的问题都解决了,他们可以再买一些大点的校服囤在张校长那,如果真有学生的衣服破了、小到不能穿了,可以去张校长那拿旧的领一件新的。

    “这世上还是好人多啊。”

    秦朗感慨着关上了手机淘宝,满脸都是感恩。

    现在的制衣厂都是流水线作业,他们的订单又不多,没有多长时间,红星小学的校服就做好了,几百套衣服的邮费寄到这种偏远山区也不得了,好在镇上的ems有黛文婷的小粉丝“快马加鞭”收到这批快递后立刻就开车给他们送了下来,直接送进了红星小学。

    与校服一起送来的,还有秦朗订购的视频通讯设备,以及为了满足低年级孩子愿望而批发来的一些糖果和饼干。

    几个老师在心里一万次感谢万能的淘宝和四通八达的ems邮政。

    ***

    直到很多很多年后,孩子们依然记得绿色的小车开进学校里的那一幕。

    转动的车轮载着他们的梦想,为他们带来了梦寐以求的“礼物”也带来了与外界沟通的希望与勇气。

    听着窗外车子停下时的轰轰声,正在讲课的杜若看着一个个冲出教室、趴在走廊围墙上看着车子的孩子们,露出了一个无奈地笑容,随手在黑板上写下了两个字。

    “平等。”

    这将是她教给他们的下一堂课。

    作者有话要说:

    农村的孩子也能和城里的孩子一样穿校服。

    无论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,都有穿校服的权利。

    有了和外界沟通的机会,才有平等对话的可能。

    支教老师带去的,永远不仅仅是教务上的作用,而是播撒下名为“希望”的种子。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