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爱看文学 www.2kwx.com,平安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!

    内心多少有些唏嘘感叹是真的,永乐帝在历史上多牛的一个人,生在这个时代见也没见到、而今再次化为历史。

    他心里面盘算着,胡滢肯定做不成礼部尚书这么高的位置了,因为胡滢又不是新皇的心腹,能把那么好的位置留给他才怪

    胡滢靠不住了,正好看杨士奇那里能不能给调个位置,另外找份差事干。至于搜寻“乱党”遗臣的伟大事业,谁他吗去管,随它去罢。

    历史他只记得个大概,只知道永乐帝当了好长一段时间的皇帝、所以没料到他是今年驾崩,不过好像永乐帝的儿子是个短命皇帝,折腾不了多久又得挂。

    这倒无所谓,新皇朱高炽和他的继承人关系没那么紧张,在朱高炽那里混得好的人下一代皇帝那里也不算差,杨士奇于谦等人的前程不错的,跟着他们混不会太惨。什么国丧期间张宁的情绪已经变得不错了。

    张宁任命老徐为扬州细作头目,为他改名造册,名曰徐光诌。又因扬州信使詹烛离离任,遂命“徐光诌”暂兼信使,将其派往京师递送公文,实为了解胡部堂的情况。

    胡部堂如果倒了,遍布江浙、湖广、两广等地的采访使机构迟早要裁撤的况且对于胡部堂这个顶头上司、此项伟大事业的奠基人,张宁着实很关心他的近况。

    过了一段时间徐光诌从京师回来,打听到了胡部堂的一些情况。一开始,朱高炽登基胡滢就上了一道奏疏呈十事,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建议皇帝把首都迁回南京“建都北京非便,请还南都,省南北转运供亿之烦”

    理由神马的说得是冠冕堂皇,但是张宁是不会被这种表面文章所迷惑,胡滢的真正用心是迎合新君洪熙帝的心思。

    洪熙帝做太子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南京监国,对南京是很有感情的,而北京对他来说十分陌生、甚至于厌恶也不为过,先帝永乐对他的高压和不断打击产生的逆反心理是人之常情,而永乐帝就经常在北京发号施令,现在洪熙帝即位了想离开北京那个令他厌恶的地方是极其可能的。胡滢便是抓住了这一点。果然洪熙帝当时就很高兴,立刻召为行在礼部侍郎,所谓“行在”就是随行在天子身边,不一定呆在京师。

    不料好景不长,胡滢立刻就遭到了前东宫一些人的排挤,有人就近在皇帝耳边说胡部堂以前曾经在先帝面前密奏、说过皇上的坏话,洪熙遂不太高兴

    于是胡滢的行在礼部侍郎位置还没坐热,就转任太子宾客、兼南京国子祭酒,暂时还在京师因为太子朱瞻基也在京师。

    胡滢目前成了东宫官僚,虽然没能进入现在的决策圈子,但其实待他还算厚道,这也得益于永乐朝时他没得罪什么人,也就没人把他往死里整。

    东宫官僚,大家都懂的,和太子走得近至少前程还是有,只是暂时退居二线而已。至于胡滢搞出来的一整套机构的处境,一时间还没有准确消息。不过很快就有了眉目。

    不久后洪熙帝颁布了一道圣旨,通过官报向全天下公布了出来:奉天承运皇帝,诏曰,建文诸臣家属,在教坊司、锦衣卫、浣衣局及习匠功臣家为奴者,悉宥为民,还其田土,言事谪戍者亦如之。

    然后又有消息说,他一次在庙堂上当着许多人的面谈及:建文诸臣,已蒙显戮,然方孝孺辈皆忠臣也!

    洪熙帝的干法很明显,觉得建文诸臣是冤枉的,要为他们平冤昭雪!又公开说建文一朝是合法政府,要把永乐朝取消建文年号的错误纠正过来

    张宁在南京礼部衙门读到邸报,当时心里纳闷了。他对建文朝及遗臣是没有什么立场可言的,既不觉得多光伟正也不觉得坏、成王败寇而已,只是有点不理解洪熙帝的立场和逻辑,这厮贵为天子不会逻辑混乱吧?

    洪熙帝自己之所以是合法皇帝,是因为他是永乐帝的继承人,而永乐帝自称是名正言顺的合法皇帝。

    如果建文也是合法的,那么永乐朝就是篡位和非法政权,洪熙帝继承一个非法政权,当然他自己也就名不正言不顺。还有当着皇帝公然说自己不是名正言顺的干法?不过换一种角色想问题,可见洪熙帝对他爹有多么怨愤!

    张宁从圣旨的字里行间看见了一把辛酸泪啊,不过永乐生前确实对洪熙帝压得太过分了,强主的儿子,不是那么好过的。现在倒好,新君自己都说方孝孺是忠臣,那些人自然就不是乱党了,至于胡部堂捣鼓的玩意,如今成了毫无意义。

    采访使这套机构,注定迟早要裁撤了。大家总是在瞎折腾啊。张宁叹了一气,优哉游哉回家去。他本来是住在“吴园”方便见客、与上下采访使保持联系,很少回家的以... 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